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带动团组织建设,促进“最佳团日”活动的开展, 10 月 11 日,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组织2025级新生团支部代表赴创新港校区,参观了复杂服役环境重大装备结构强度与寿命全国重点实验室。本次活动以党建带团建为特点,旨在深化新生对航天航空专业的认知,激发科研报国热情,帮助新生感受西安交通大学在空天科技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实力。
活动伊始,在实验室冯勃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首先观看了一部关于实验室的总体介绍短片。短片以宏大的叙事视角,展现了实验室围绕国家空天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在航空发动机、高速飞行器、大型运载火箭等重大装备的结构强度、寿命预测与可靠性评估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蓝天翱翔的战机到寰宇巡天的卫星,从突破热障的飞行器到深空探测的探测器,这些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背后都离不开结构强度研究的坚实支撑。短片不仅勾勒出实验室“顶天立地”的科研格局,更将“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使命担当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新生的心中,为他们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涯指明了宏伟的奋斗坐标。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强度试验I区。实验室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大型加载设备、疲劳试验机和多功能测试平台。冯勃老师详细讲解了这些设备如何模拟飞行器在复杂载荷下的力学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千万次循环试验验证结构的耐久性与可靠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不仅对这些设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进一步认识到强度研究的重要性。
接着,冯勃老师以“涡喷- 6”发动机为例,为同学们讲解了发动机的基本知识。他从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讲起,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极端服役环境下所面临的结构强度挑战,如叶片蠕变、振动疲劳、热障涂层失效等。“涡喷- 6” 发动机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凝聚着老一辈航空人的智慧与汗水。通过这台实体发动机的讲解,同学们对航空动力装置的核心技术与关键力学问题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随后,队伍移步至高温涂层力学与测量实验区。在这里,老师重点介绍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模块化超高温激光远距离加热系统”。这套先进系统能够精准地模拟上千摄氏度甚至更高的极端热环境,用于测试和评估热障涂层等防护材料的性能。他解释道,先进的涂层技术是提升航空发动机效率、保证高超声速飞行器安全的关键之一。由此,同学们对微观尺度下的材料力学行为及其在宏观装备性能上的决定性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航天结构振动控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里陈列着由航天航空学院自主研发的、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的一系列关键零部件和子系统。冯勃老师讲解道,无论是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剧烈振动,还是卫星在轨运行时的微振动,都可能影响载荷安全与任务成败。交大团队在此领域深耕数十年,研发的先进振动控制技术与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这些凝聚着智慧与匠心的高精尖成果,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航天航空不仅是 “大” 的艺术,更是 “细” 的哲学,“稳” 的学问。

整个参观过程层层递进,从宏观介绍到具体区域,从基础强度到前沿热点,从传统装备到智能部件,为新生们全景式地展现了航天航空结构强度研究的广阔天地与交大在该领域的雄厚实力。
此次创新港实验室之行,不仅是一堂精彩的专业认知课,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实践课与和团日活动示范课。它让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能近距离接触国家科技前沿,感受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科研攻关中的传承与弘扬,深刻理解个人所学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最佳团日”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对航天航空事业的浓厚兴趣与无限向往,坚定了他们刻苦学习、夯实基础、未来投身祖国空天事业的决心。
星辰大海,征程在前。相信2025级航天航空学院新生必将以此为契机,汲取力量、明确方向,在未来四年的求学时光里不断锤炼本领,将今日之所见、所感、所悟转化为明日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祖国航天航空事业贡献交大人的青春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