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力电耦合器件在高精度作动、高灵敏度力学量传感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作动和传感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服役环境、尤其是力学环境的复杂性,如何使上述器件兼具超高的力电耦合效应和复杂的环境适应性,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徐明龙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驻极体材料的超高等效压电效应薄膜设计和研制方法。如图1A-C所示,团队利用由两层...
力行世纪,巡天廿年。5月10日,中国高校航空航天学院院长联席会2025年会暨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成立廿周年发展研讨会在创新港新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突破边际、飞越极限——航空航天教育的使命与未来”。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嘉宾、广大校友和师生共聚一堂,回顾航天航空学院成立二十周年成就,共襄空天科教盛举,擘画创新发展蓝图。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三院院士、清华大...
3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调研航天学院并召开座谈会。校党委常委成进、周远,航天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由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张爱萍主持。航天学院院长申胜平从学院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汇报,并提出了学院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表示,学院将坚持集一流队伍、建一流基地、创一流环境、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化教育...
当传统草方格固沙还在依赖人工铺设、异地取材、耗时耗力时,一项融合低空经济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方案横空出世。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蔡小兵教授团队提出的无人机激光固沙技术,通过北斗导航精准定位,让无人机携带激光设备在沙漠表面烧蚀形成毫米级网格(MCBs),无需人工、仅耗电力即可实现全自动化固沙,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机械类顶级期刊《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这项技术...
为系统做好2025级本科新生养成教育之专业教育,助力其精准认知专业、明晰发展方向、搭建师生交流桥梁,2025年9月以来,由航天航空学院主办、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学业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5级本科新生专业介绍会暨导师代表见面会举行。郁汶山代表学院致辞。他重点强调了航天航空学院“力学创新,驱动空天;空天需求,牵引力学”的发展理念,进而阐明了专业介绍会暨导师代表见面会活动的主旨及意义,通过举办专业引领报告会旨在更好...
为深化学院与校友的情感联结,凝聚校友力量助推学院发展,11月2日至4日,航天航空学院院长申胜平、党委书记张爱萍带队,副院长刘益伦、党委副书记李昱静、校友专员马懿杰及校基金会拓展部主管李晨晨、文员彭昳一行赴上海开展校友走访活动。11月2日,一行人先后到昆山德国工业园和凌复华家中拜访了1990级校友王建忠和1959级校友凌复华。多年来,王建忠校友累计捐赠250万元,用于学校设施建设和奖励优秀学子。一行人详细了解了...
11月1日,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航天航空学院分论坛在创新港召开。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深化合作,共话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张爱萍、副院长卢同庆、院长助理王正锦及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等人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卢同庆主持。张爱萍首先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青年才俊表示热烈的欢迎,之后从学校的历史底蕴出发,希望各位参会的青年代表及教师们能与世界保持同频共振,并期待各位青年可以借...
近日,航天航空学院申胜平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载于《中国科学报》第三版头条。报道全文下附。发展可再生、可持续且成本低廉的能源,是当前亟须应对的一大挑战。水作为一种传统能源,自古便为人类所用。从早期的水车到现代水力发电,再到近年兴起的“水伏”技术,其利用形式不断演进。然而,水的另一种形态“冰”,却长期处于未被开发利用的状态。已有研究发现,冰在非均匀变形下可产生电极化现象,即挠曲电效应。但纯冰的挠曲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