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学习在力学、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等工学学科重大科研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者的精神事迹,2022年12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19博党支部联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硕211党支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热能所博士生第一党支部,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力学第二党支部,携手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共同开展“科技兴邦,强国有我”第三次六校师生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昱静,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方梦祥,北京大学工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团委常务副书记尹子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工组组长柳占立,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党建指导老师韩画宇,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建指导老师高瑾出席本次活动。来自六所高校的180余名学生党员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活动。活动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硕211党支部书记廖炜铖和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力学第二党支部书记邢文思共同主持。
第三次六校师生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六校师生合影留念
活动首先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工组组长柳占立致辞。他指出,六校党支部共建,能够加强党支部之间、高校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展了党支部建设的形式。本次活动主题是“科技兴邦,强国有我”,恰逢2022年最后一天,希望通过各支部对年度支部建设经验总结分享、交流学习,促进预祝本次活动成功举办。
清华大学柳占立老师致辞
“科教兴国,自主创新”主题领学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赵彦健围绕“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开展领学。他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硬科技”,并分析了造成中国硬科技和世界差距较大的原因。之后带领与会同志回顾了我国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解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格局”。他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此外,赵彦健分别介绍了京津冀鲁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最后他强调,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敢于承担更艰巨的任务,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实现国家科技水平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赵彦健领学
著名大师学者精神事迹学习会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毛新宇围绕六校大师学者的精神事迹开展领学。他首先介绍了我国航天发展中的清华身影,包括以钱学森为代表、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14位清华校友。第二位是从“立志报国”“忘我钻研”“勤奋刻苦”三个方面介绍了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的精神事迹。第三位大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周培源,毛新宇分别从“胸怀祖国,勇攀高峰”“托举后背,为国育才”“胸怀天下,铁肩道义”“尽心国是,建家交友”四个方面介绍了周培源光辉的精神事迹。第四位介绍了“像煤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岑可法院士。岑可法院士情系教育、甘为人梯、诲人不倦,功勋卓著又两袖清风,是每一位浙大人学习的榜样。第五位介绍了复旦大学教授顾昌鑫及其在激光大气通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巨大贡献。最后,第六位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固体力学、振动工程和实验力学家,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的唐照千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特色、贡献和事迹等,并简要介绍了“唐照千奖学金”的相关情况。毛新宇强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牢记“科技兴邦,强国有我”,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积极创新,努力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讲师毛新宇领学
北京大学学工办副主任、团委常务副书记尹子馨总结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科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体现了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航空、航天、材料和能源等工科都属于面向未来的学科,同学们大有可为。尹子馨最后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找到与自己学科的交叉点,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广大青年党员要在实践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论是抗疫还是科研,都要冲锋在前,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大学尹子馨老师总结发言
支部建设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硕211党支部书记廖炜铖以“硕学通儒,逐梦蓝天”为主题分享支部建设经验。廖炜铖指出,航空航天是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借助军民融合角度开拓实践视野,通过实践学习激励支部党员发扬革命斗争精神和航空航天精神,积极投身航天航空,推动军民融合,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廖炜铖分享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吴颖洁分享支部建设经验。她指出,支部坚持以“严”为基,不断完善支部体系建设;坚持以“融”为先,坚持党班团一体化,以党带团,以团带班;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在“听”“学”“演”“创”四个方面构建特色理论学习文化,在理论学习中深化红色基因。
复旦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吴颖洁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钟鑫宇分享支部建设经验。他分别从“工作分工”“制度管理”“创新活动”“及时反思”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钟鑫宇分享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热能所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张颢腾以“青春献礼二十大,踔厉奋进再出发”为主题分享支部建设经验。
浙江大学学生党支部党员张颢腾分享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19博党支部书记武文斌分享支部建设经验。武文斌首从“党员教育”“回顾十年变革”“科普实践”等方面介绍了支部基本情况
北京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武文斌分享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力学第二党支部书记邢文思以“凝心聚力,传扬西迁,精研重器,助力强国”为主题分享支部建设经验。邢文思介绍了支部基本情况和支部特色活动。最后邢文思号召会与同志,要坚持践行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责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邢文思分享
最后,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昱静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六校联学共建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在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不仅学习了六校的校史校风,还在前辈们奋斗故事中体会老一辈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本次活动主题是“科技兴邦,强国有我”,对于生逢其时的当代青年学子,更应该围绕“四个面向”,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集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助力实现航天强国等伟大梦想。她希望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中学思践悟入心入脑,在互学互鉴中汲取营养共同成长,在科技强国的奋斗征程中勇毅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承担更大责任!
西安交通大学李昱静老师总结发言
六校青年党员感想交流
科学泰斗,国士无双。六位大师身上体现的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所学所研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集中写照。广大科研工作者应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发力主战场、打赢攻坚战,勇闯无人区、开拓新赛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国家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19博党支部张师茗
本次活动中来自六个学校的同学们讲述了各个学校在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等科研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校友的事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顾诵芬院士的事迹,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成就斐然,且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主持编纂了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通过此次活动,我更加深入了解了顾院士的事迹,领会到了他的崇高精神,这些会激励我不断奋进。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硕211党支部李桦
今天听取了兄弟高校分享科教兴国的相关故事,深深感受到了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的高瞻远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以探索专业科研边界为理想;勇担时代使命,以助力学科自立自强为责任;坚持砥砺奋斗,以夯实的知识与昂扬的斗志,与其他青年一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杨轩一
通过参加本次六校联学共建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当前所经历的历史机遇,感悟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爱国和创新精神,明白了科技强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过去十年,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和技术的原始积累,在各个方面都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我国在很多领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我们青年应该继承钱学森、顾诵芬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努力学习,为我国关键技术行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赵泽阳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都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该胸怀祖国,以实际行动爱党报国、服务人民,不断努力将个人所学融入到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去,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热能所博士生第一党支部邓佳莉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汇入奋战团队,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相信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将后来居上并傲立世界之巅。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力学第二党支部闫兴伟
文字|六所高校学生党支部
图片|廖炜铖 邢文思
编辑|武文斌
审核|尹子馨 杨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