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组织参加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纪念活动

编辑:陆天舒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11-03

为深切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光辉业绩,传承弘扬其崇高的科学精神与深邃的教育思想,同时深化专业学养,近日,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组织成员参与了由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研讨会,共同追忆钱学森同志的科学报国历程,探讨其思想遗产在新时代的精神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实际行动传承钱学森精神,勇担新时代伟大使命。

活动伊始,同学们聆听了由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带来的诗朗诵《献给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朗诵以真挚的情感与饱满的热情,描绘出钱学森为国奉献的一生:他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国防与航天事业,用一生诠释了“知识报国”的誓言。朗诵声中,许多师生眼含热泪,仿佛置身于那段热血燃烧的岁月。诗的结尾写道:“他用理想点亮星辰,用信念托举祖国的天空。”在场听众深深体会到,这种精神力量并未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在当下愈显珍贵。

随后,支部同学们跟随专家学者的主题报告学习了钱学森事迹及精神。报告内容涵盖钱学森的科学报国历程、战略科学家的前瞻视野、对管理教育的贡献,以及“大成智慧学”理念的当代启示。专家们生动的案例,让听众更加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广阔内涵和深远影响。与会师生普遍认为,这些报告并非单纯的学术分享,而是一种精神的再造与思想的碰撞,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科研的初心”。一位支部预备党员说,钱学森精神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家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洞察人类的需要与未来的方向。学习科学的意义,不仅是掌握技术,而是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担当。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说道:“钱老的故事让我意识到,科技不是个人荣耀的舞台,而是民族复兴的战场。科学家的最高境界,是个人理想与人民需要融合在一起。”

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分享收获与思考。有人说,钱学森精神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青年应有的志气与担当;有人说,钱学森的人生让自己重新审视学习的意义;也有人写下感言:“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科学从来不是远离生活的高塔,而是与国家命运共呼吸的事业。”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学习与科研,用自己的努力延续这份精神火种。这场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启迪,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让理想有了方向,让学习有了信念,让青春有了意义。

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在钱学森图书馆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的不仅是纪念的瞬间,更是精神的延续。航天学院文治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将党性修炼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组织成员参与有思想深度又有专业厚度的高品质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见力见效。希望同学们以钱学森为榜样,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甘坐冷板凳”的定力融入科研与学习日常,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