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晚,航天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开展“湘江渭水共奋进,交通报国谱新篇”党建联建活动,以成果分享、经验交流、精神传承为纽带,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凝聚起两校学子交通报国的青春力量。航天学院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博士生航空宇航党支部,2024级硕士生第三党支部、2025级硕士生第二、第四、第五党部以及第四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以“线上+线下”模式参与。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生党员、“大道行远”理论宣讲团成员盛泰、王成博同志分别就交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展开分享。盛泰聚焦“新型耐久性沥青路面与性能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展现科技创新对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作用,打开“科研服务交通实践”的具体思路;王成博围绕“路面压实智能检测机器人”分享研发攻坚与成果转化故事,以喀喇昆仑公路、港珠澳大桥等大国工程为切入点阐释“交通精神”,强调个人学术生命应与国家工程建设同频共振,号召两校党员以技术创新为笔,共同书写交通强国建设答卷。

博士航空宇航党支部书记董惠婷作支部建设经验分享。她详细介绍了支部目前的党员组成、支部架构以及工作、学习制度建设规程,强调支部秉持空天报国理念,以西迁精神铸魂强基,立足“四个面向”,瞄准国家科技前沿,以服务和助推人才培养为己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研究生勇当时代奋进者与开拓者。

2024级硕士生第三党支部肖宇航、吴鹏辉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西迁岁月,从西迁精神的背景、经过、内涵、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结合历史影像与西迁先辈事迹,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爱国主义”核心。“西迁不是历史的终点,而是精神的起点。”号召两校党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在交通强国的建设中。
两校党员围绕科技创新锚定交通强国需求、支部建设激发党员主动性、西迁精神融入日常科研等话题开展交流。董惠婷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长沙理工大学以道路工程技术诠释交通高质量发展底色,和我校以传承西迁精神彰显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强调两校党员交通报国初心相通,号召两校研究生党员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让青春在强国建设中绽放光彩。
此次跨校党建联建活动,既是一场“科研成果交流会”,也是一堂“理想信念教育课”,更搭建了两校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平台,不仅为研究生党员指明了“科研报国、实干兴邦”的方向,更激发了大家投身工程建设事业、服务国家发展的热情与决心。